~ 轉載如下 ~

(一)手麻 手痛 晚上會麻醒,騎車工作時更麻!

      文/達康診所院長 陳建良醫師

我的手指經常會麻痛在工作時及騎機車時會更麻,厲害時還會在晚上痛醒來,甩一甩手會好一點,請問這是什麼毛病?有上
述的情況很可能是患了所謂的
腕隧道症候群

【腕隧道症候群】

很多中年婦女或經常需要手部勞動的從業人員,常抱怨睡覺時或清晨時手部麻、痛,必需要爬起兩手甩一甩、或手抬高、或手浸泡熱水,才能舒服一點;中指、食指及大拇指兩側均有症狀,在工作時會更麻,騎車時雙手無力,轉不動油門,麻痛會向上延伸到前臂處,另外皮膚感覺會不靈敏,肌肉力量減退,拿東西會不自主地滑掉,甚至手掌大拇球肌肉萎縮,這些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臨床表現。

【醫學上的解釋】

手腕掌側橫紋間有一條隧道,其中有十條肌腱及一條神經通過,這條神經名稱是正中神經,當正中神經遭受到任何外來的壓迫時,就會表現出腕隧道症候群,發生的原因包括過度使用腕部肌腱、附近的骨折,造成肌腱腱鞘膜肥厚;類風濕關節炎引起的骨膜增生;懷孕時的淋巴水腫;痛風;以及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等等。

【職業病】

在衛生署職業傷病通報系統排行中,發生病例最多的行業是個人服務業、飲食業、食品製造業、電子機械製造修理業,在職業病排行榜大多數的臨床醫師認為,實際上腕隧道症候群個案數應該更多。

【檢查】

檢查手腕時,做個類似拜拜的動作,即兩手腕彎九十度,但手背相靠,兩手指尖碰觸前胸,維持一至二分鐘,或做過度彎曲及伸直的動作 均會加重症狀;敲扣腕隧道會有麻電感覺傳到拇指食指及中指;手腕平放時最舒適;此時接受神經傳導檢查,如發現正中神經傳導速度明顯減慢,即可確立診斷。如正中神經軸突已發現變性,需盡早手術治療。

【臨床治療及處理】

休息及保護:防止進一步的傷害,避免再過度使用手腕,最好量製豎腕手支架,白天及晚上均可以配戴,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可以專門設計及製作。

復健治療:症狀緩解最無副作用的方式,包括紅內線、熱敷、水療、蠟療、經皮電刺激及超音波等,物理治療師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,也有不錯的效果

藥物治療:此類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止痛劑、促進血液循環劑、維生素B群、利尿劑及外用酸痛軟膏等等,需避免長期服用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。手麻手痛手腕隧道症候群

局部注射:嚴重麻痛,影響日常生活及情緒時,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,可以立刻緩解症狀,但效果只是暫時性,也不宜經常注射。

手術治療:神經已經變性,肌肉開始萎縮時,必需盡早接受手術治療,一般用局部麻醉來做門診手術,手術不用住院,實際開刀時間僅約須15分鐘,就可解除壓迫神經的橫腕韌帶。術後患肢應予以抬高以避免腫脹,需限制手腕的過度活動數週到一個月。患者在術後即可以得到症狀明顯的改善,可說是一種既安全而又成效良好的手術。能遵守上述注意事項,並無特殊的併發症或後遺症。

  

(二)常常手麻 恐 "胸出口症" 作祟

 很多人都有手麻的經驗,有人在起床就感覺手指麻木、僵硬,甚至會覺得整肢手臂痠痛、無力感,這就是常常被一般民眾或醫師忽略的「胸出口症候群」所造成。

 署東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丁立莒表示,一般早上起床或騎車後手麻,主要原因是腕隧道症候群所引起。腕隧道症候群起因是正中神經在行經手腕處被腕橫韌帶所壓迫,而胸出口症是臂神經叢在胸出口處被壓迫所致。所謂的胸出口是指在鎖骨、第一肋骨及頸部斜角肌所圍成的一個空間,裡面有臂神經叢及手部的動、靜脈,如果這個空間變狹窄或附近肌肉變僵硬、緊縮都會壓迫到臂神經叢而造成手部的感覺異常及肌肉無力感。

 丁立莒指出,想要知道手麻是由頸椎壓迫引起與否方法很簡單,檢查者把手壓在患者頭上,稍微往偏向手麻側施加壓力,如果手麻馬上被引發出來就可確定為頸椎受壓迫引起。

 手麻可藉由中醫的推拿、刮痧與拔罐來放鬆肌肉、韌帶等軟組
織而治癒,但如果是頸椎壓迫神經則需配合復健-頸部牽引,效果會較好。醫師在診斷及治療手麻時,最重要的要知道問題出在那裡,丁立莒強調,除了頸椎壓迫神經或腕隧道症候群外,胸出口症候群也是常引起手麻的原因,好發於常需抬高手工作者,如老師常寫黑板或長時間打電腦的人,如肩膀常要懸空沒有放鬆,另外,在台東較常見的,就是背割草機或農藥筒也會讓臂神經叢受到壓迫。

 丁立莒說,民眾治療痠痛就是要常做健康伸展操,如瑜珈、皮拉提斯等拉筋的運動,讓肌肉放鬆,
不必吃藥即可自然痊癒。

(三)騎單車握把手時,手腕盡量勿撐高或下壓,以免壓迫正中神經而導致手指麻。

    【高麗玲╱台北報導】騎單車已成時尚運動,但有人騎完車後,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靠近中指的半側無名指,出現麻木感,檢查發現原是手腕的正中神經遭壓迫,導致腕隧道症候群。
醫師提醒騎單車握把手時,不要將手腕撐太高或用力下壓,且每騎五十分鐘最好休息十分鐘,以免腕隧道症候群嚴重時,恐須開刀治療。

握把手不宜撐太高

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昨說,門診偶爾會收治騎單車後手指麻的患者,這些人大多騎把手較低的單車,騎車時背須拱高,手腕因而撐高,使得延伸整條手臂、通過手腕,並控制大拇指至無名指的正中神經遭壓迫,導致腕隧道症候群。
書田診所整形外科主任劉國威指出,騎車後若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無名指靠中指的半側有麻木感,且長達二至三周沒改善,可能是壓迫到正中神經,嚴重時得開刀進行腕道放鬆術,改善麻木感。
劉國威另提醒,單車風盛行後,他每月約可收治二、三名騎車受傷患者,如最近一名八歲女童和哥哥騎車競速卻來不及煞車,摔得鼻青臉腫,臉上多處疤痕;近來天冷,肢體較僵硬,若騎車前沒暖身更易跌傷,呼籲單車族小心,並應戴安全帽。

騎單車壓迫正中神經注意事項

.騎單車握把手時,手腕不要撐太高或用力下壓、應保持水平姿勢,避免壓迫到正中神經
.最好騎50分鐘單車,就休息10分鐘,休息時可活動手腕關節
.騎完單車後可冰敷手腕,有消炎止痛效果
.若騎完單車後,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靠近中指的半側無名指有麻木感,可能是壓迫到正中神經。
 

資料來源:周適偉醫師、劉國威醫師

 

  

ps:以上資訊係供大夥參考,身體有不適時還是要及早就醫才為上策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undder 的頭像
    soundder

    行 雲 ~遊~ 水

    sound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